• <object id="thvpp"><nav id="thvpp"></nav></object>
      <var id="thvpp"><center id="thvpp"></center></var>
      1. <td id="thvpp"><ruby id="thvpp"></ruby></td>
      2. 用藝術的表現形式喚起“老西安”的城市記憶

        時間:2023-06-12 08:20:33  來源:陜西日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現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用藝術的表現形式喚起“老西安”的城市記憶

        近日,隨著最后一段鋼箱梁的吊裝及順利連接,中鐵寶橋集團有限公司參建的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懸索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順利合龍,標志著深中通道橋梁工程全線貫通

        69386f91-256e-4f8a-ac82-50b97b717fc5.jpg.2

        畫家陶滸創作的關于西安城市記憶的水彩畫作品。

        城市的不斷更新,帶來的不僅僅是城市建筑、空間的改變,更是城市記憶與城市人文的傳承與發展。

        5月31日,老城記憶·在西安“這”地方——陶滸《老城記憶》水彩畫及李運正《老西安》撕紙畫藝術聯展在西安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開幕,吸引了許多市民和游客駐足欣賞。

        城市記憶,藏在舊街巷、老建筑、老照片,以及那些具有鮮明時代印記的文字、音樂、電影、戲曲與繪畫里,更藏在每一個與時光相伴的人身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把創作的視角伸向對傳統文化和城市記憶的挖掘中。

        老地方,新生活

        此次聯展通過兩位藝術家筆下描繪出的“老西安”,重現了這座城市的過往和記憶,用藝術創作喚起城市記憶。在城市不斷更新變換中,具有時代特征的新生事物不斷出現,每一代人的記憶中都有著不一樣的西安。老鋼廠、老菜場等城市更新實踐,以藝術創造的形式,喚醒并展現出一個“老而新”的西安。

        陶滸《老城記憶》水彩畫及李運正《老西安》撕紙畫藝術聯展,以不同的藝術呈現方式,結合老鋼廠、老菜場等城市更新實踐所帶來的“老地方、新生活”,在那時、那地、那人、那事與此時、此景、此人、此事之間,建立起一條藝術化的情感紐帶,用城市鄉愁滋養當代生活。

        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張山說:“出于對‘老西安’的眷戀與熱愛,陶滸、李運正用不同的藝術手法表達老鋼廠的‘新面貌’,展現出不一樣的視覺效果?!?/p>

        “老鋼廠和老菜場代表不同的城市更新實踐路徑。老鋼廠是產業先行的創意園區和產業聚集社區,老菜場是以市井生活和創意商業為基底的文旅休閑街區。兩者都是‘老地方’,都留存著城市的記憶和生活痕跡,同時又帶來新的人群、新的產業、新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公共藝術?!崩喜藞鍪芯幕瘎撘饨謪^發起人、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創始人全建彪說。

        全建彪表示,希望通過老鋼廠、老菜場等城市舊址的煥發新生,讓更多時尚、年輕的藝術方式與西安城市更新項目碰撞。這種跨界融合是老與新的融合,體現了年輕活力與古老傳承之間的結合,更加符合現代潮流。

        “老鋼廠、老菜場通過延續文化遺產,盤活存量資源,推動區域有機更新,不僅留住了城市記憶,還成為了人們拓展文化旅游生活的新空間?!蔽靼彩行鲁菂^文化和旅游體育局局長趙曉程說。

        a041c939-942a-43b4-96c3-1c41c12e8a24.jpg.2

        畫家李運正創作的關于西安城市記憶的撕紙畫作品。

        繪西安,真寫實

        “時代在不斷發展,我想用自己擅長的手繪再現自己經歷過的場景。作家朱文杰邀我為他的叢書《記憶老西安》作插圖,我就收集了許多關于老西安的圖片資料。隨著積累的素材增多,以及對這座城市過往的了解,我萌生了創作老城記憶系列畫的想法?!碑嫾姨諠G說。

        很多人說“陶滸的水彩畫像照片”,這正是陶滸想要達到的效果。在畫“東木頭市尚友社”一圖時,由于照片殘缺,陶滸根據童年的記憶還原了尚友社的原貌?!翱陀^呈現老城原來的風貌,引發眾人的回憶,是我的初衷和理想?!碧諠G說。

        “老西安”的街景是畫家李運正少年時期的記憶。為了還原當時的景象,他拜訪了很多收藏家,看到了一些老西安的照片。結合多年對民俗的研究和少年時期的記憶,李運正創作了《老西安》系列。

        一個偶然的機會,李運正發現撕扯紙張產生的自然斷裂和殘缺,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岸嗄陙?,為了掌握它的屬性,我不停地撕扯著各種紙張。我希望能夠不借助任何繪畫工具,僅用雙手撕扯紙張來塑造形象?!崩钸\正說。

        從1995年開始,歷時17個春秋,李運正完成了“三秦民俗風情系列撕紙畫”。這組畫以民國時期為背景,分三秦節俗、三秦婚俗、三秦喪俗、三秦食俗、三秦風情等,展示了那個時期陜西的人文、建筑和衣食住行,共計200余幅作品。

        青年畫家衛東青和他的團隊用手繪地圖的形式,將西安乃至陜西的歷史文化精彩呈現在世人面前。他們的作品讓人們對西安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展示了西安城110多處歷史遺跡、人文景觀和西安眾多特色美食,將地處陜西各地的歷史文化遺存和景觀都展示出來。

        衛東青說:“我和我的團隊還創作了《唐長安城》。為畫好這張手繪作品,我們多次到大學求教唐史專家,搜集資料,確定展示的內容等。我希望這幅作品能將唐長安城的東市、西市、大明宮、曲江池等都表現出來,讓人們一看到這幅畫,就能感受到唐長安城的氣勢。我覺得這是我作為生活在古都西安的一名藝術工作者應該做的事情?!?/p>

        畫家李秦隆用鋼筆寫生勾勒出人們記憶里關于老西安的溫情時光?!拔靼餐赋龅奈κ浅掷m的?!崩钋芈≌f。

        李秦隆在《繪憶長安》中用300余幅圖畫,用0.3毫米粗的筆尖描摹出了他記憶中西安的老房子、老街道和老物件。李秦隆腦海里關于老西安的記憶隨著歲月的沉淀而愈發鮮明清晰。他在畫作中還原了民國時期南院門大多數店鋪的面貌和名稱?!拔耶嬤@些畫就相當于寫一本日記,邊畫邊記,把當年的感受和記憶都融進了畫中?!崩钋芈≌f。

        3c6accf7-4e28-466c-827b-3aa1e036309b.jpg.2

        5月31日,游客在欣賞老城記憶·在西安“這”地方藝術聯展作品。

        寫長安,有情懷

        作家李連源創作的《西安舊事》,收集了他10年來創作的92篇紀實文章。這些文章從鐘鼓樓、南院門、書院門寫到三學街、民樂園、東木頭市,從《李白與長安酒肆》《魯迅先生的西安之行》到《新城黃樓1936》《張子宜與民生市場》,從《尚仁路百年圖鑒》到《東新街夜市》,包羅了西安城大街小巷、歷史人文、風土人情,充滿了市井的煙火氣息。陶滸為這部作品創作的配圖,增加了作品的畫面感、親切感。

        李連源經過認真細致的采訪,然后再執筆為文?!段靼才f事》是一種寫意和工筆相結合的作品,也是一種建筑和人物相映生輝、歷史和現實縱橫交織、情感和文字相互融合的結晶。

        “李連源是個全身心投入撰寫古城西安的人。他以自己的視角去看老西安街巷的過往,以自己所思所想去記錄即將逝去的歷史?!敝煳慕苷f,“我和李連源都把筆頭對準老西安。我是西安西頭的,寫老西安就從西南城角寫起,連源是西安東頭的,寫老西安則從解放路一帶寫起。寫著寫著我們就在西安城中心的鐘樓食品店‘會師’了。1965年,我在這家店打過工。1975年,連源賣過這家店的鐘樓冰棍。雖然跟這家店接觸的時間相差近10年,但這不妨礙我們對其認知的一致性?!?/p>

        朱文杰撰寫的《記憶老西安》以西安的中軸大街串聯起無數個街巷,故事就從一條條街道展開?!队洃浝衔靼病窂奈鞔蠼?、東大街,再到南大街的書寫,系統、全面、細致地呈現了“清明上河圖”式的老西安的全景,讓人們對這座古都有了最為直觀、最接地氣、最有煙火氣的視覺感受。

        《記憶老西安》以“親見、親聞、親歷”的寫作方式,追尋老西安的一條條街巷以及一個個老建筑、老店鋪、老房子的前世今生,將近百年老西安消失的歷史云煙、市井民俗、人世滄桑,一件一件串成鮮活的記憶,化為當代人的一縷縷鄉愁,彰顯了一座老城的文化血脈。

        編輯:呼樂樂

        網站簡介 |  本網動態 |  友情鏈接 |  版權聲明 |  我要投稿 |  聯系我們 |  工作郵箱 | 不良信息舉報 | 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
        本網站法律顧問:陜西洪振律師事務所主任 王洪
        陜ICP備0701214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170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706142 陜公網安備 61011302000103號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南路336號 聯系電話:029-85257337(傳真) 商務電話:029-85226012 投稿郵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網(陜西新聞網) www.vathaniariy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超国产女人高潮A片免费视频